斯坦福研究称长时间云视频会议让用户压力倍增

受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通过 Zoom 等云视频会议服务来远程办公。然而许多人的实际体验表明,在家工作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斯坦福大学虚拟人际互动实验室创始主任 Jeremy Bailenson 带领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视频聊天平台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资料图(来自:Zoom.us ,via Stanford)

通过对长期使用视频聊天的用户群体心理展开深入的分析,斯坦福研究人员指出了四个很容易引发疲劳的关键因素。

(1)过多的眼神交流,会让人徒增压力:

在正常的会议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始终盯着演讲者。其中一些人可能会在做笔记、看手机、甚至脑袋放空一阵子。

然而在视频通话的场景下,每个人几乎都时刻盯着其他人。即便你不是演讲者,大家都会在公屏上注视着自己和其他人。

此外受屏幕大小和摄像头效果的限制,人们可能发现自己的脸大到不那么上镜,同时也会对屏幕另一头的其它人造成近距离的压迫感。

(2)在视频聊天中看到自己的脸,也会让本人感到疲劳: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单向的视角去观察他人。但是大多数云视频服务也会同时在屏幕上展示用户本人的形象,结果导致大家的状态都显得不那么自然。

Jeremy Bailenson 指出,如果在现实世界中走路、交谈、做出决定和给予反馈的时候,都有一面镜子始终在追着你,那绝对是一件离谱到让人感到抓狂的事情。

如果持续保持着看到自己的状态,你肯定会感到压力陡增的。

(3)视频聊天降低了自然的流动性:

在普通的电话交流、或者面对面的会议过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有人员在四处走动。

然而在视频会议期间,你通常需要保持固定的机位和身姿,意味着缺乏足够的空间来自然移动。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能够自由走动的时候,大家的认知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4)视频聊天带来的认知负荷要高得多:

当与某人面对面交谈时,包括手势和肢体语言等在内的“非语言提示”一直在发生,并且在对话进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尴尬的是,与基于文本的聊天一样,视频会议可能丢失更多的“上下文”。比如在向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时,本可以频繁点头或当面竖起大拇指。

在缺失了这部分信息之后,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他人的表述,用户显然需要消耗更多的“精神卡路里”,结果导致徒增认知负担,让大家在长时间的视频会议后感到筋疲力尽。

综上所述,Jeremy Bailenson 教授向普通用户和组织机构提供了一些旨在减少疲劳的建议。

比如尽量使用全屏模式来专注于单个画面,以减少镜头下的大脸压迫感。

或者使用“隐藏自拍视角”的选项,以及在非必要情况下给自己的麦克风设置静音。

这样一来,就至少可在冗长的会议期间获得几分钟短暂的喘息时间。

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至 ApaOpen.org 网站查看研究全文:(传送门)

原标题为《Nonverbal Overload: A Theoretical Argument for the Causes of Zoom Fatigue》。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