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科技 推动广东制造加“数”向“新”

推动广东制造加“数”向“新”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钟 颐

创新大潮向前,数字要素何为?1月23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张亮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通道”上建议,进一步释放数字要素动能,激发企业和产业链的创新动力。

关于创新,100多年前,经济学家熊彼特有一个经典解释: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要素和创新动能可谓相伴相生:从模式创新来看,数字化可以催生各类新应用、新场景、新体验,赋能千行百业;从流程简化来看,在数字化场景中,深化内部协同,有利于降本增效;从供需对接来看,一旦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数字化企业还能快速反应,在货品开发、用户运营、数字营销等环节发力,从数据中挖掘价值、洞察趋势,继而赢得主动权。

不妨先来看一个实例。张亮特别提到,广东有一家国货护肤品牌,借助广东完善的美妆产业链和电商平台的数字赋能,短短几年时间,全渠道销售额跃升到十亿级别。通过平台数据的赋能,很多新品可以做到“上线即爆款”。如果说数字要素让产品“上线”更加轻装上阵、灵活自如,那么成为“爆款”,则可见其放大、叠加、倍增之效。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互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广东是传统制造业大省,也是数字经济大省,数实相融大有可为——数据源于实体经济,也应反哺实体经济;创新从场景中来,也要到场景中去。就拿电商来说,据某电商集团最近发布的报告,“电商+产业带”模式正推动产业带加快数字化、品牌化转型步伐,而广东因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商贸优势,百亿产业带就多达21个。

由此不难理解,省人大代表戈燕红建议,加强激励和扶持,助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当前,数字经济正进入创新爆发期,置身市场大潮的企业,可以灵敏地感知水温,也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因此,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创新,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广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掌握丰富的产销数据,有利于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产学研力量,以开放式创新促进成果产业化。

当然,这个过程有一定的“启动门槛”。比如,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高、见效周期长,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必要给予资金、政策上的帮扶;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难免“各自为战”,也应加快相应的标准化建设,让产业集群的创新生态融通发展;从更大的维度看,创新不问出身,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内生动力,还需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它们平等获得创新资源,让数据要素充分涌流。

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加“数”赛跑,广东制造正乘势而上,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reamwu.com/blog/article/pid-22282.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