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购物榜单上的消费观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姜天骄2023年“双11”大促已拉开帷幕,各大电商平台的预热和促销活动相继开启。对那些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既想凑热闹,又担心自己成为“冤大头”;既期待商家“放大招”,又没时间货比三家。于是,跟着购物榜单“买买买”成为不少上班族的新选择。上班族为啥信赖购物榜单?购物榜单通常由专业人士或消费者评选而出,这些商品往往更值得信赖。对时间宝贵的上班族来说,与其漫无目的地瞎逛,不如直奔需求

短视频平台卖药须防风险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据报道,快手电商日前发布《医用保健-OTC(非处方药)类目开放公告》,多家知名企业已入驻平台;抖音发布的最新规则也显示出门槛放开态度,后续或吸引更多药店、药企进驻。药品可以网售,提升了群众购药的便捷性;药店药企进驻短视频平台,使顾客选药、咨询变得更加直观和方便。然而,药品不是普通商品,短视频平台卖药,要全面充分评估风险。随着短视频平台卖药业务的拓展和卖药量增加,要防范“药师挂证

智能客服何以成 电话骚扰的“帮凶”

现还是个智能客服(AI),一阵烦躁无处发泄”……在社交平台上,有类似感受的网友纷纷控诉。据媒体报道,电商平台、金融房产、物流通讯、消费旅游等行业,由于需要大规模拓客沟通,成为智能客服电话骚扰的重灾区。近年来,智能客服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对企业而言无疑可以降本增效。智能客服推广营销时,非但不会消极怠工,还不惧被骂。央视曾在3·15晚会中披露,相较人工客服一天几百次“疯狂”拨打电话,机器人一天能打50

低价能否成为撒手锏

“掀起盖头”提前开启。明晚,天猫“双11”正式开卖。两天前,快手、拼多多、抖音已悉数开场。年度最大的电商大促拉开帷幕。从2009年11月11日开始,“双11”举办至今已是第15个年头,从天猫线上打折的独角戏,变成了席卷电商平台的年终大戏。在商务部定位“消费提振年”的背景下,今年的“双11”呈现哪些新特点?价格“卷”起来“真便宜”是今年京东“双11”的口号,也是全网所有平台共同实施的策略。或许,消费

京东“双11”10月23日晚上8点开启

邮仓库,并与包括法国邮政旗下国际快递公司Geopost等在内的海外企业达成合作,为欧洲多国消费者提供电商包裹最快当日达服务。技术驱动产业效率提升每年的京东“双11”不只是消费者“买买买”的爆发时机,也是品牌商家实现销售提升的关键节点。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的技术基石,在今年“双11”不仅将全链路保障用户购物体验,更将支持商家降本提效,促进产业效率全面提升。京东云的言犀大模型目前已全面接入京小智、虚拟主

小文具闯荡大世界(丝路上的河南人)

单占总销售的四成。“以往,我们全靠参加展览吸引客户、拓展业务。现在更是抓住互联网的快车,组建了直播、电商团队,做跨境电商,在线上寻求商机。”郭小柯说。随着国外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罗弗文具产能已经满足不了订单。“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新厂区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届时产能会实现翻番。”郭小柯满怀信心地说,小文具也能闯荡大世界,公司计划3年内实现年出口额达到6000万元。

“双11”预热,快递再提速:“半日达”“6小时达”来了

夜12点前下单,承诺次日上午到。这也被业内评价为物流行业最“真实”“硬核”和“品质”的半日达,是目前电商物流服务的“天花板”。10月14日,南京消费者丁女士在手机淘宝上点击天猫超市,发现有些商品打上了一个绿色的“半日达”和“送货上门”标识,商品详情页面也明确承诺晚到必赔、不上门必赔。“卷”速度的背后,是消费者对物流体验的需要。天猫超市的消费者调研显示,随着“半日达”的推出,消费者物流满意度上升明显

即时零售,激活本地消费新场景

即时零售,激活本地消费新场景

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是2022年的3倍。为了抓住行业风口,今年以来,电商平台纷纷加快布局即时零售赛道。除了美团、饿了么等传统优势平台,淘宝、天猫等也在今年加码“小时达”配送服务。淘宝网进一步完善“小时达”服务规范,天猫超市则计划将“半日达”服务覆盖到全国20个城市。新兴电商平台也纷纷入场,比如,抖音推出即时零售服务“小时达”,小红书推出“‘食’力发店计划”,加码本地

太原邮件处理中心10月15日试运行

刚表示。项目建成后,邮件处理能力由日均80万件提升至150万件以上,满足传统邮件处理需要的同时,具备电商仓储一体化配送、大规格邮件直投及航空邮件直发等功能,将打造成为集国内、国际邮件处理、存储、分拨、转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快递中心,为太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王 丹、田璐璐、尤一焱 文/摄)

莫让“卖惨带货”消费善良美德

循诚实信用原则,任何营销手段都不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故意作秀卖惨、虚假宣传的行为亟须整治。一方面,电商平台应提高网络视频发布的审核门槛,在审核把关时注意发布标准,根据发布主体的发布性质是否属于营销策略等进行甄别,清理网络上为博眼球的虚假摆拍行为。另一方面,要善用法律手段打击虚假宣传的营销行为。对于在营销中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要依法进行处罚,引导直播带货行业依法依规发展。与此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