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时事热点 为了港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为了港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 见习记者 朱迅

有这么一个团队,不计回报、翻山越岭,港城大大小小的山脉都留有他们的足迹;

有这么一个团队,风雨无阻、饱经风霜,只为给后人留下最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

有这么一个团队,潜心钻研、案牍劳形,只为担起港城地方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他们就是我市文物保护学会的文保志愿者。

英语教师、大学教授、公司职员……身份迥异的他们在历史的石碑上碰撞出了怎样精彩的火花?

因“石”结缘

各方高手显神通

走进封其灿家的客厅,墙上巨幅的“高山流水“石刻拓片映入眼帘,看着它,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追忆起了过去。

故事要从2004年说起。封其灿原是板浦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退休以后,空闲时间便会去书店翻阅书法字帖、阅读文史资料。遍览群书后,他凭借文字敏感性和超群的观察力发现了书中漏洞。“对同一地方的石刻记录怎会有不同的说法呢?这个只可能有一种论断。”自此之后,凡我市石刻所及之处,他必亲自到场,耐住性子,与书中记载一一核对。

2004年,封其灿把收集来的石刻资料递交给党史部门。得知他对石刻颇有研究,次年又恰逢抗战胜利60周年,党史部门便把调查连云港地区抗战石刻这一重任交给了他。

同时,志愿队其他成员也有了交集与邂逅。

刘洪雨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人,精通车辆的机械加工,年少时就喜欢阅读人文史、地方史类书籍。早年间,新浪博客火遍大江南北,他以“郁洲布衣”的网名,在博客上发帖,记录自己对地方历史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此外,“在海一方”论坛在连云港也小有名气,港城成千上万文史爱好者在这里谈天说地、博古论今。“连云港风情”板块聚集着一群对人文风景感兴趣的网友,大家在论坛中交谈甚欢,在网络空间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那时,刘洪雨就活跃在此,因发表的系列观点赢得了一致好评,“郁洲布衣”打响了名气,随之担任了版主,也成为后来文保队伍的组建者之一。

陈贵洲和刘洪雨的相识,也是因为网络的牵线。

陈贵洲是我市开放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历史专业出身的他,不仅喜欢钻研地方历史文化,还是个十足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他无山不知、无险不探,对各处地势山形可谓门清儿。他和刘洪雨在博客上相识,因志趣相投,经常在网上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分享彼此对地方历史的看法与观点,久而久之,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后来,封其灿在报纸上发表的众多有关石刻的文章吸引了这群地方文化爱好者的注意,几经打探,一行人便结伴登门拜访。封其灿深受感动。

跋山涉水

踏上漫漫求石路

文物保护志愿队伍的成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市文保所)前所长高伟功不可没。

2011年,高伟想对连云港石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经熟人芦文婷介绍,发现民间有这么一支常年出没在高山峻岭、对地方文化了解颇深的“神秘组织”。高所长需要他们,这群人也需要平台的搭建凝聚团队力量。

两方经过沟通,一拍即合,随即成立了初期的文保志愿队伍。

队伍正式成立后,志愿者们基本每周都会外出走访,他们不求回报,凭着一腔热血延续着与石刻的深厚情谊。

每次任务开展前,要先进行民间走访,打探石刻的具体位置。随后,由“郁洲布衣”在论坛上发帖组建团队,再由熟知山地形势的人规划线路、确定交通出行方式。考察当天,带上干粮、药品和拓片工具等等,于早上9点集结上山。

荒山密林、崇山峻岭、石碑风化、字迹磨蚀……可想而知,每次探寻并非一帆风顺。

据封其灿回忆,抗日烈士纪念塔塔身高大,认清背面的碑文就费了他很大的功夫。

“那座塔高14米,塔正面拍摄于晴天,但背面背阴,我后来又选择了多云天气对其进行拍摄,最终才拍下清晰的背面石碑图。”石碑背面由7块石头堆砌而成,塔序正文13行,每行75字,加上标题共有974字。为了把碑文和书中记载校对,封其灿在草纸上规划布局,还原碑文的行数字数,逐字逐句、一笔一画地写下进行比照。最终,他发现了《抗日山志》中的多处谬误,后都整理进《连云港金石图鉴》一书中。

“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性,这容不得半点马虎。”封其灿语气铿锵。

因石刻都坐落在户外山林里,探寻过程中,跌打损伤、蚊虫叮咬也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们在灌云中正镇实地考察,半路下起了雨,摩托车车轱辘陷进了烂泥里,只能用手头工具,走一点路铲一点泥,一两百米的路程花了好长时间。”志愿队伍一年四季都奔走在山崖之间,因天气原因受的苦不在少数。“有年夏天,我们在南云台巡视,因天气炎热难耐,没到目的地大家就中暑了,那次我们一无所获,身体还遭了罪。”提起过往囧事,陈贵洲的脸上不见愁苦,而是红光满面、慷慨激昂。

那段时光虽然辛苦,但大家总是能苦中作乐,以乐观的心态对抗身心的疲劳。每次临下山前,陈教授会用方言说:“切一段!”,意思就是找条线路下山。听到这,众人便相互调侃,“谁先切?”“切就切!”……欢快的语调给枯燥的野外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气。志愿者们不畏艰苦,相互扶持着在崎岖坎坷中淘尽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

成绩斐然

化身港城“活字典”

“我敬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刘洪雨坦言。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但会聚在这,便只有一个身份——“文物保护志愿者”。他们游走于山间小巷,收集着这座城市的记忆碎片,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绵延温情。

十几年来,在文保志愿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文保事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团队协助文保部门完成了对港城石刻文物资源调查、云台山地区封土石室墓调查、连云港市明清至民国防御工事调查等多个省级重大考古课题,并参与了文保所对多个地面石刻群的拓片工作,累计完成拓片1000余张。2015年,在志愿者的助力下,文保所出版了《连云港石刻调查与研究》一书。2017年,文保志愿服务队荣获了“连云港市文化志愿服务之星”这一称号,之后,文保学会又被评为“2016~2017年度连云港市先进社团”。

封其灿潜心研究石刻十余载,2005年自费出版发行了《血战连云》,2018年出版的《连云港金石图鉴》几乎囊括了连云港市现存的所有石刻,是目前我市这方面资料最全的一种。刘洪雨参与了《石上墨韵》《石韵春秋》等8部书籍的撰稿、编撰及校对工作,现在协助地方做旅游向导,致力于宣传连云港市的地方历史文化。陈贵洲从石刻与宗教的关系入手,编写了《连云港石刻与宗教》,填补了我市该领域的学术空白。

采药老人封昌秀、“云台山一把刀”张彦江、“世外高人”张义成、“文保三剑客”娘子军芦文婷、王洪川、朱孔英……志愿团队卧虎藏龙,他们各尽所能,坚守在我市文物保护阵地的一线,搜集资料典籍、踏遍石刻遗迹,几番校对后更正了古籍中的错误,并为文保所制作了大量的石刻拓片。

缘于热爱,忠于责任,文保志愿队为我市的石刻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各处遗迹也得到较为全面的收集与保护。“现如今,这些年轻时上天入地的志愿者们也生出华发,逐渐退隐二线,在幕后整理、撰写石刻材料,在文保事业中发挥余热。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多专业素养过硬的志愿者踊跃加入,继承前人心血,让地方文化血脉代代相传,让历史的脉搏在每个人的心中恒久跳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任所长张勇感慨。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reamwu.com/blog/article/pid-21043.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