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科技 晶锐光电革故鼎新

晶锐光电革故鼎新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晶锐光电革故鼎新

本报讯(记者孙国利、杜笠)一排排2米多高的晶体生长设备整齐排列,在超1000℃的高温环境中,一个个晶棒经过接种、放肩、等径、收尾、提晶等工艺,快速生长。

大约15天后,晶棒顺利出炉。经过切割、研磨、抛光、清洗等多道工序,晶棒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张小薄片。这一张张薄片将广泛应用于激光智造、航空航天、电子对抗、无人机等领域。这一产品的制造商叫焦作晶锐光电有限公司,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业界称之为“独角兽”企业。

这些声光器件的核心材料——优质声光材料氧化碲晶体,其作用举足轻重。晶锐光电研发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声光晶体材料氧化碲晶体,已用于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此项材料的细分市场领域全球占比35%以上。

小小的晶片,魅力何在?晶锐光电总经理马立强说,氧化碲晶片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能优势,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声光晶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品质因素,广泛应用于声光偏转器、声光调制器、声光谐波器、声光滤波器和可调谐滤波器等各类声光器件。业内专家说,使用氧化碲制作的声光器件在相同的通光孔径下,可以显著提高数量级的分辨率,同时具备响应速度快、驱动功率小、衍射效率高和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事不避难,好事多磨。时针前推至2010年,偌大的中国,优质氧化碲晶体制造,可谓一穷二白,严重依赖进口。长此以往,将难以支撑我国新兴产业的永续发展,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无异于笑话。意识到其极端重要性以及对未来价值的前瞻判断之后,马立强毅然决然,克服万难,踏入这一行业。数十年研发期间,研发、失败、再研发,周而复始,反复攻关。风雨过后见彩虹。马立强团队终于成功生长出当时国内最大尺寸的高品质氧化碲晶体。2015年10月,马立强创办的晶锐光电应运而生。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晶体制造产业的特有属性有二:一是新,二是难。其技术研发、市场准入门槛极高,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综合应用。马立强从技术工艺开发阶段就不断试错、不断纠错、不断突破。其间,马立强24小时手机不关机,时常衣不解带、吃住在生产车间,实时观察晶棒的生长环境和温度,制定、调整、组合最佳生产工艺。

持续创新,晶锐光电实现了机械设计、生长工艺等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且保质保量不加价,其产品售价远低于国外,行业反响强烈。之后,产品订单一笔接一笔,晶锐光电在业内有了一席之地,崛起之势初步显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逻辑,在晶锐光电身上完美展现。从2台旧炉子到80台晶体生长炉。从每月200片晶片,到一年8万至9万片晶片。在深耕声光电晶体材料研发这一全新赛道上,晶锐光电行稳致远。

多年自主攻关和潜心研发之后,晶锐光电目前已全面掌握了晶体生长装备制造、制备工艺,形成了单晶生长、晶片加工整套生产线,并建成了产业基地。而今,晶锐光电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3%,持续科研投入,强化专业技术支撑能力的培训。针对晶片需求端的数据走向和消费趋势,晶锐光电深度研判市场趋势,适时启动产线扩产,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夯基固本。“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始终是我们的研发方向。”马立强说,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日新月异,把小众话企业做成高精尖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在晶锐光电的主营产品中,光纤激光器芯片、声光调制器、滤光器、声光偏转器等器件用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让晶锐光电成了全省首家声光晶体制造企业,拥有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27项。2019年晶锐光电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0年获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及国赛决赛优秀奖、2021年获华创杯二等奖,被评为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马立强也成为中国晶体协会晶体应用与产业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这家年轻的企业,已在声光材料细分市场领域全球占比35%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reamwu.com/blog/article/pid-23365.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