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日从南航贵州公司获悉,公司飞机维修厂智能维修项目取得创新性、重要性突破——在依托南航“天瞳”系统(首套兼容主流机型的飞机健康诊断平台)的基础上,经该厂技术人员及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工程师联手开发,于近日首次在黔成功建立“波音NG飞机起落架构型警告模型”和“无线电高度表跳变趋势模型”两项智能维修数字化模型(或称为“飞机健康监测预警模型”),实现了为飞机“隔空号脉”和“线上问诊”的全新功能。
“举个例子,这两个模型就好比给飞机戴上了‘智能监测仪’,当飞机在飞行期间遇到了起伏落差较大的地形或区域,‘仪器’就能对每一处细微的距离变化,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监控飞机健康状态的同时预测后续变化趋势,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帮助减少飞机故障发生。”参与该项目开发的贵州资深机务工程师李杨对模型的主要功能介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建立专业化大数据模型,提前给飞机“治未病”,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预警模式”,逐步推动了飞机健康管理从‘被动维修’转变为“主动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为旅客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美好的出行体验。
据了解,在过去,民航机务人员在对飞机的健康管理这一环节中,往往需要执行大量的人工普查与数据记录,才能全面了解飞机健康状况,人力、精力与时间均消耗较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加快推进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南航贵州飞机维修厂不断不断探索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飞机维护手段,通过深入分析飞行数据、建立精密数学模型、精准推进应用落地等手段,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在本次成功建立的两套模型中,“起落架构型警告模型”可根据飞机不同参数的变化趋势,综合诊断飞机故障源头,为技术人员对飞机进行精准施策与“靶向”治疗提供有力技术遵循;“无线电高度表跳变趋势模型”则通过对南航波音NG机型客机近期约4.9万段航班中11万余次无线电高度跳变点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与捕捉,生成专业技术图形,明确数据规律联系,可提前精准预测出飞机无线电高度天线性能的衰退与下降趋势,并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有效避免了因此类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和不安全事件发生,进一步提升了南航贵州机务预见性维修能力,拓宽了飞机重要系统的安全裕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袁超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三审:李蓓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