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对现代产业体系的重构。农业方面应探索新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加速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制造业应加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市场等环节的全流程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服务业既要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数字化技术,也要创新生活性服务业的数字化供给模式,培育数字品牌和标杆企业。另一方面,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创新,进一步夯实数字技术底座。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不断扩大接入规模和覆盖范围;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强化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在数字技术方面,加强数字基础理论和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构建和完善数字技术创新生态。
(作者分别系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来源 《光明日报》
策划制作 王塬钧
编辑 杨桂林 徐吉欧
二审 张莹 杨春凌 韦一茜
三审 陈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